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迷雾如何里的周期坚守业者3创穿越寒冬

迷雾如何里的周期坚守业者3创穿越寒冬

2025-09-26 15:46:24 [拓展] 来源:数币汇

还记得上一轮熊市时,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还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。那时候,人们还在纠结区块链资产到底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标的,还是应该在高点抛售的投机品。时过境迁,如今的景象已然不同——微软、谷歌这些科技巨头纷纷布局Web3产品,摩根大通、富兰克林邓普顿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在链上处理交易。但即便如此,市场寒冬依然让创业者们如履薄冰。

寒冬里的生存法则

说实话,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。风投机构对Web3项目的投资热情降到了2020年以来的最低点,曾经在牛市里挥金如土的VC们现在都要把项目翻来覆去研究好几遍才敢投钱。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未必是坏事。就像我经常跟创业者说的,熊市就像是大浪淘沙,把那些只想赚快钱的投机者都冲走了,让我们能更专注地思考区块链技术的本质——如何构建一个更去中心化、更公平的未来。

1. 精打细算过日子

首先得把账算清楚。我见过太多项目因为现金流断裂倒在黎明前。建议你拿出账本好好算算,至少要确保有12个月的运营资金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把部分资金换成稳定币或者美元,毕竟代币价格的波动实在太大了。就像去年某知名DeFi项目,因为把所有资金都放在自己的代币里,结果市场一跌,直接元气大伤。

另外,该省的钱一定要省。前阵子跟一个项目创始人聊天,他们通过改用远程办公、精简团队,每月硬是省下了3万多美元。记住,活着才有未来。

2. 让社区成为你的后盾

在Web3的世界里,社区就是你的命根子。好的社区不仅能帮你测试产品、提供反馈,还能介绍合作伙伴、推荐人才。我有个做NFT的朋友,在最低谷的时候全靠社区成员的互相打气才撑过来。

不过要注意,社区建设也要讲究策略。就像Notion前营销主管Camille Ricketts说的,不同阶段的产品需要不同类型的社区支持。还在找产品市场契合度(PMF)?那就先别急着发币。

3. 产品才是硬道理

熊市反而是打磨产品的好时机。建议你可以先向小范围的测试用户开放,收集真实反馈。我认识的一个团队就在去年冬天推出了beta版,通过用户反馈迭代了十几版,现在产品体验已经相当成熟了。

如果你的产品已经找到了PMF,那就该思考如何突围而出了。想想看,你的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别人没解决的问题?就像当年Uniswap用AMM机制颠覆了传统交易模式一样。

4. 把钱花在刀刃上

这个时期的市场营销必须精打细算。与其砸钱做广告,不如多花点心思在精准获客上。比如找找行业内真正有影响力的KOL合作,或者策划一些低成本高传播的活动。

说到盈利模式,现在是时候想想怎么赚钱了。看看那些NFT项目,像Pudgy Penguins都在拓展实体商品等新收入来源。有时候,一个小小的付费功能就能带来可观的现金流。

写在最后:相信周期的力量

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兵,我想说:市场永远在周期中轮回。现在也许很难熬,但正是这样的寒冬才能孕育出真正革命性的创新。记住你最初为什么出发,保持定力,专注建设。待到春来时,那些在寒冬里默默耕耘的人,终将收获最美的果实。
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熊市是建造者最好的朋友。因为当潮水退去,才能看清谁在裸泳,而谁在真正地建构未来。

(责任编辑:数据)

推荐文章
  • 香港RWA实战手记:老司机眼中的机遇与坑

    香港RWA实战手记:老司机眼中的机遇与坑 最近几个月,我有幸参与几个RWA(真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项目,经历了不少"血泪教训"。今天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跟大家聊聊这个看似高大上的金融创新究竟是怎么回事。为什么突然这么火?要说香港RWA突然火爆,那得从明年8月说起。届时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,这意味着稳定币终于有了合法身份。我有个做投行的老友笑称:"这就像给野孩子上了户口,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出来见人了。"说实话,现在企业界对RWA的期待,像极了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9月行情观察:当市场开始玩心理游戏时

    比特币9月行情观察:当市场开始玩心理游戏时 最近比特币这行情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说实话,这种上蹿下跳的走势我见得多了,但每次都能让不少朋友栽跟头。原因很简单:市场就像个顽皮的孩子,专跟你的预期对着干。26,000美元:一个神奇的数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26,000美元这个价位简直就像块磁铁。从四月到六月,经历了SEC的各种"关怀问候",比特币还是死活要回到这个位置。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那家奶茶店,不管刮风下雨,价格永远15块一杯,你说神奇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艰难爬坡:26,500美元为何成为难以逾越的山峰

    比特币艰难爬坡:26,500美元为何成为难以逾越的山峰 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比特币最近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眼瞅着它好不容易爬回26,000美元上方,像个精疲力尽的登山者,每次尝试冲击26,500美元这个关键点位时都显得力不从心。多空博弈的关键时刻说实话,比特币能够在25,350美元这个支撑位站稳脚跟已经算是相当争气了。记得上周三凌晨那波急跌,不少群友都以为要跌破25,000了,结果多头硬是咬牙把价格拉了回来。当时K线图上那个V... ...[详细]
  • 币圈新手两单狂赚7000刀!跟着我一起玩转比特币以太坊

    币圈新手两单狂赚7000刀!跟着我一起玩转比特币以太坊 兄弟们好啊!今天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——有位刚加入我们团队的小伙伴,跟着我做了两单合约交易,轻轻松松就赚了7000美金!说实话,看到他这么快就能赚到钱,我这个老韭菜心里也是美滋滋的。第一单:完美捕捉下跌行情记得那天早上起来刷行情,我发现比特币和以太坊都有些见顶的迹象。当时就跟团队里的兄弟们说:"这次回调可能要来了,咱们做波空单试试?"果然,下午市场就开始跳水。那位新朋友跟着操作,20... ...[详细]
  • 新政冲击!香港稳定币交易量一周内蒸发三分之一

    新政冲击!香港稳定币交易量一周内蒸发三分之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可算是给加密货币圈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。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《稳定币条例》,让这个亚洲金融中心的数字资产市场瞬间变了天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香港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这次监管的力度之大确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。记得条例生效当天,我路过中环几家知名的加密货币兑换点时,看到工作人员都在手忙脚乱地整理文件。有个相熟的店主苦笑着跟我说:"这下子生意要凉一半了。"当时我还觉得他夸大其词,没... ...[详细]
  • 50万美元天价手续费震惊币圈:比特币用户的一次手滑?

    50万美元天价手续费震惊币圈:比特币用户的一次手滑? 加密货币圈这两天炸开了锅!一位神秘用户在进行比特币转账时,竟然支付了19个BTC作为手续费,按当前币价算超过50万美元!这事儿简直离谱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系统出错了。我从业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额的"手滑"。这笔手续费有多夸张?这么说吧,现在正常的比特币转账手续费也就1.4美元左右,相当于一杯奶茶钱。即便是去年牛市最疯狂的时候,手续费峰值也不过60美元。而这个用户支付的费用,足够在北京买套小户... ...[详细]
  • 机构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Fireblocks CEO道出残酷真相

    机构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Fireblocks CEO道出残酷真相 在奥斯汀Permissionless大会上,Fireblocks掌门人Michael Shaulov给那些整天幻想大企业会拥抱区块链的狂热分子泼了盆冷水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完全理解他的观点——现实确实比理想骨感得多。加密货币的"出圈"困局Shaulov犀利地指出:"加密原生群体只是他们想开发的市场中很小的一部分。"这让我想起那些在Twitter上疯狂@大企业的区块链... ...[详细]
  • 欧洲议会高票通过:加密货币税收监管新时代即将来临

    欧洲议会高票通过:加密货币税收监管新时代即将来临 9月13日这天,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大厅里弥漫着一股历史性的氛围。当投票结果最终显示在大屏幕上,"535票赞成"这个数字引发了全场掌声。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?高达90%的议员们一致认为:加密货币市场不能再是税务监管的灰色地带了。一场势在必行的监管革命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一天迟早会来。57张反对票和60张弃权票的存在,恰恰说明了这场变革并非毫无争议。但535位议员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交易哲学:从滴水穿石中领悟的投资智慧

    交易哲学:从滴水穿石中领悟的投资智慧 老子说"上善若水",这个道理放在交易市场中格外贴切。水看似柔弱,却能穿石;交易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。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深深体会到,想要在这个零和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,光靠蛮力是远远不够的。记得刚入行时,我也曾迷信"重仓必胜"的神话。直到在一次黄金交易中,因为不肯止损,眼睁睁看着账户缩水过半,才真正明白了"刚者易折"的真理。后来慢慢领悟到,交易就像打太极,需要以柔克刚,四两拨千斤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DeFi十字路口:传统金融机构真的会入场吗?

    DeFi十字路口:传统金融机构真的会入场吗? 在奥斯汀Permissionless大会的现场,我感受到DeFi领域正在面临一个有趣的悖论——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跑得比采用速度还快。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:"别指望传统金融机构会真的加入DeFi。"这位现在掌管区块链金融公司Superstate的行业老炮儿说得斩钉截铁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,我完全理解Leshner的观点。传统金融机构... ...[详细]